最高检:当前涉税犯罪呈现规模化链条化职业化等新特点

[孙风娟]  [2025-02-13]

  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在做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时透露,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

  据了解,近年来,最高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联合税务总局、公安部等部门建立八部门联合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从严打击虚开骗税等涉税犯罪,打击质效不断提升。但当前打击涉税犯罪任务依然繁重,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情况。一是涉税犯罪呈规模化、链条化特征,犯罪手法不断演变。不法分子大量注册“空壳公司”,增加环节、细化分工,作案主体更为分散,涉及企业更多、地域更广。二是新业态、行业性涉税违法犯罪突出。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涉税风险加剧,文娱领域个税监管面临新挑战,劳务货运等网络平台成为虚开新渠道。三是犯罪职业化特征明显。行业性、区域性重大案件和职业化犯罪团伙案件多发。犯罪分子利用不同地区政策差异,“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及政府补贴、财政返还等,造成国家财政税收巨额损失。四是虚开、骗税、虚假结汇、洗钱、走私等,多种罪名交织,打击难度进一步加大。

  “依法惩治涉税违法犯罪,维护国家税收制度和政治经济安全,是检察机关的重要政治责任。”杜学毅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围绕进一步突出打击重点、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等方面继续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履行检察职责,将严厉打击涉税犯罪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发展大局、净化营商环境、保障财税安全、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政治责任,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专访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

  访谈时间:2025年2月13日

  主持人:孙风娟

  [主持人]为迎接2025年全国两会,集中展示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展望检察机关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新愿景,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检察日报社联合组织高检网、正义网开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活动。10:00:48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杜厅长,欢迎您的到来!10:01:42

  [杜学毅]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10:02:05

  [主持人]近一段时间以来,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您如何看待经济利益对于执法司法的影响?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检察机关将会采取哪些新举措?10:03:01

  [杜学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趋利性执法司法现象与公正司法背道而驰,严重损害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破坏法治秩序,损害营商环境。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10:03:36

  [杜学毅]2024年,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检察机关将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严把案件质量关,针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发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通知6500余件次,对涉企刑事案件监督撤案400余件。10:04:25

  [杜学毅]按照应勇检察长指示和最高检党组“摸排一批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采取督办、交办等方式重点办理”的工作要求,最高检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分析研判,将核查筛选出的31件重点案件,分四批交相关省级检察院办理。最高检派出工作组分赴江西、云南、甘肃、内蒙古、湖北、湖南等地现场阅卷、督导。在最高检有力推动,相关省级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下,交办督办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办结21件,另有2件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其中,湖北史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通过类案监督撤案128人,监督返还不当“查扣冻”2500余万元。10:05:49

  [杜学毅]根据最高检党组指示精神,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2025年全国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深化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紧盯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违法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涉企“挂案”等突出问题,动真碰硬、破解难题,探索常态化推进,推动形成长效机制。10:07:06

  [杜学毅]下一步,检察机关将通过建立健全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管理机制,完善重点案件交办、督办机制,深化与公安、法院、行政机关的协作机制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的整治力度。最高检正在研究起草进一步规范办理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为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提供制度性保障。10:07:40

  [主持人]前不久,缅北电诈明家犯罪集团39人被公诉的消息引起社会热议。回顾近几年,检察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治理持续深化中,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检察机关采取了哪些工作举措?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打算?10:08:42

  [杜学毅]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形势仍严峻复杂。一是诈骗集团跨境化、垄断化,犯罪分子在境外开设“工业园”“科技园”,通过提供保障、武装庇护等方式实施管理控制,抽成或收费获取赃款,形成大型犯罪组织。二是诈骗手段多元复合,“杀猪盘+虚假投资”“赌诈结合”“诈敲结合”等更具迷惑性,衍生出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三是黑产犯罪模块日趋稳定,犯罪工具软件简单易用,导致更广泛人群被吸附到犯罪活动中。四是资金渠道交织隐蔽,虚拟币“洗钱”成为主流手法,帮助犯罪分子“小额多笔”转移涉诈资金,回溯难度高。10:09:15

  [杜学毅]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从严打击惩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10:10:36

  [杜学毅]发挥“严”的震慑作用。2024年1月至11月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6.7万余人,同比上升58.5%。最高检积极开展打击治理涉缅北电诈犯罪专项行动,向28省份交办督办专项行动案件,截至2024年11月,各地已依法及时批捕集中遣返涉诈人员4万余人,起诉2.9万余人,依法对“缅北明家跨境犯罪集团案”提起公诉,彰显了保障我国国家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牵头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制发《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司法标准。依法严惩为电诈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赃款转移、人员招募等帮助的协同犯罪,持续释放依法从严的强烈信号。10:11:07

  [杜学毅]推进源头治理。聚焦个人信息保护、重点行业治理、未成年人权益网络司法保护等重点领域,全面履行反诈法赋予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职责,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264件,从源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营造“全民反诈”氛围,结合办案总结电诈犯罪趋势特点,线上线下持续以案释法,不断提升公众反诈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最高检微博开设的#反诈进行时#话题总阅读量达3.4亿。10:11:51

  [杜学毅]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大依法惩治力度,强化追赃挽损,推动源头治理,突出预防为先,持续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依法严厉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10:12:29

  [主持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央地协同合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对此,您怎么看?在新的一年里,最高检对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哪些打算?10:12:59

  [杜学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作出部署,提出“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央地协同合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10:13:49

  [杜学毅]当前,我国金融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各类金融风险进一步交织,监管难度加大。非法金融活动跨地区性、虚拟性等特征逐渐凸显,一些地方层面的非法金融活动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有的与中小金融机构相互关联,对地方金融体系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威胁到区域性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10:14:35

  [杜学毅]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强化中央、地方各领域多层面联动,实现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加快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央地“同题共答”责任体系,十分重要。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建立了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新的制度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非法金融活动严峻形势的现实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0:15:36

  [杜学毅]经济犯罪检察部门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立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会议部署要求,突出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10:16:27

  [杜学毅]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足本职,依法从严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做好对地方检察机关办理的重大非法集资等案件的指导办理工作,对于跨省非法集资案件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贯彻执行“三统两分”原则。扎实推进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领域相关专项行动。二是积极配合金融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司法机关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协同,完善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三是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积极参与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预警、源头管控以及综合治理,以高质效检察履职遏制非法金融活动高发态势、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10:17:37

  [主持人]从司法实践来看,证券期货违法犯罪不断增多。该类案件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针对这些情况,检察机关将如何应对?10:19:30

  [杜学毅]近年来,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趋势。一是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传统交易类犯罪仍然多发,近三年在证券犯罪案件中占比均达70%以上,利用fof基金、信托计划等金融工具以及非法场外配资积聚资金优势,掩饰资金来源,成为新兴犯罪方式,犯罪手法愈加隐蔽。10:19:58

  [杜学毅]二是欺诈发行、违规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数量大幅攀升,其中,2024年1月至11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起诉人数同比上升1.2倍。10:20:49

  [杜学毅]三是涉私募投资基金犯罪与证券犯罪相互交织,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136件418人,其中,利用私募投资基金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实施融资融券非法经营等犯罪明显增长,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危害金融安全。10:21:54

  [杜学毅]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生态,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10:22:36

  [杜学毅]一是坚持零容忍原则,依法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惩处力度。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案件;重点压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的关键责任和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的“看门人”责任,以高质效办案,维护市场秩序。10:23:22

  [杜学毅]二是坚持“三个善于”,以高质效办案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面对内外勾结、上下游勾结式财务造假,利用fof基金、私募基金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复杂金融产品、新兴犯罪手段,坚持深刻领悟法治精神,以穿透式审查的思维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依法从严追诉犯罪;以资金为导向,加大追诉关联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力度,督促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赃退赔,尽最大限度挽回投资人损失。10:24:10

  [杜学毅]三是加大警示教育和法治宣传力度,助推行业治理。根据检察办案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管方面的建议,与行业主管等部门加强监管协同;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警示从业人员依法依规履职尽责,促推形成崇法守信良好市场生态。10:24:51

  [主持人]食药安全是头等大事。过去年以来,在惩治危害食药安全犯罪方面,检察机关都开展了哪些工作?接下来有哪些部署?10:25:51

  [杜学毅]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监管“四个最严”要求,持续保持打击危害食药安全犯罪的高压态势,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联动,切实保障国家食药监管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10:26:10

  [杜学毅]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2987人,其中涉药品犯罪案件5727人,涉食品犯罪案件7260人。一是依法加大对重大敏感案件的督办指导力度。指导天津、河北办理“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主动商公安部、最高法形成会议纪要,目前两地均已提起公诉。开展打击“特供酒”犯罪专项行动,第一时间听取吉林、四川、山东等地重点案件办理情况的报告,并汇总分析了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的情况,指导地方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取得较好社会效果。督办指导央视“3·15”曝光的安徽槽头肉案、天津防火玻璃造假案等案件。听取安徽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汇报案件办理情况,提出指导意见。10:26:47

  [杜学毅]二是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联合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重点治理农兽药残留超标等严重危害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9月,联合最高法发布危害食用农产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彰显从严惩治食品犯罪的鲜明立场,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更大合力,切实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10:27:27

  [杜学毅]三是开展“检护质量安全2024”专项行动。2024年3月,最高检决定开展全国检察机关“检护质量安全2024”专项行动,依法从严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尤其是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见伪劣商品违法犯罪。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重要节点,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获社会广泛关注,不断引领优化消费环境。10:28:07

  [杜学毅]四是组织业务培训,凝聚打击合力。联合市场监管总局、药监局举办涉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办理培训班,加强行刑衔接和协作配合,全面提升涉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能力水平。10:28:43

  [杜学毅]下一步,全国检察机关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四个最严”要求,充分运用法治力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一是保持严惩食药犯罪高压态势,指导督办重大敏感案件。二是聚焦网络平台、直播间售假和农村、城乡接合部食药安全问题,与监管部门协同发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是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维护粮食安全。10:29:10

  [主持人]2024年,最高法和最高检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集中回应了涉税犯罪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当前惩治涉税犯罪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哪些?10:29:51

  [杜学毅]近年来,最高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联合税务总局、公安部等部门建立八部门联合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从严打击虚开骗税等涉税犯罪,打击质效不断提升。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10:30:18

  [杜学毅]当前,打击涉税犯罪任务依然繁重,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情况。一是涉税犯罪呈规模化、链条化特征,犯罪手法不断演变。不法分子大量注册“空壳公司”,增加环节、细化分工,作案主体更为分散,涉及企业更多、地域更广。10:31:37

  [杜学毅]二是新业态、行业性涉税违法犯罪突出。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涉税风险加剧,文娱领域个税监管面临新挑战,劳务货运等网络平台成为虚开新渠道。10:33:21

  [杜学毅]三是犯罪职业化特征明显。行业性、区域性重大案件和职业化犯罪团伙案件多发。犯罪分子利用不同地区政策差异,“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及政府补贴、财政返还等,造成国家财政税收巨额损失。四是虚开、骗税、虚假结汇、洗钱、走私等,多种罪名交织,打击难度进一步加大。10:33:53

  [杜学毅]依法惩治涉税违法犯罪,维护国家税收制度和政治经济安全,是检察机关的重要政治责任。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继续加强打击涉税犯罪工作。10:34:35

  [杜学毅]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严厉打击涉税犯罪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发展大局、净化营商环境、保障财税安全、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政治责任,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10:35:37

  [杜学毅]二是进一步突出打击重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打击利用“空壳公司”“幌子公司”,假借新业态、新科技、平台经济等名义实施的虚开、逃税、骗税、骗补等违法犯罪。10:36:08

  [杜学毅]三是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标准。严格把握“两高”司法解释规定,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突出司法认定问题,以及新型虚开违法犯罪问题,统一执法司法证明标准。10:36:43

  [杜学毅]四是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严打击职业化、集团化、链条化犯罪团伙以及虚开累犯、再犯、犯罪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税收损失的犯罪。10:37:13

  [杜学毅]五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继续落实八部门常态化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和对重大案件联合督办、指导,提升打击治理合力。同时,积极推动涉税犯罪源头治理、综合治理。10:37:32

  [主持人]好的,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杜厅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各位网友关注。10:37:58
加入收藏 收藏列表

点此按钮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