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返税的处理原则 1、附加税、消费税属于“税金及附加”科目下税种,返还时需要回冲当年的税金及附加科目。 2、所得税的返还。所得税返还需要冲减当年“所得税费用”,如返确认时间已经跨年,需要利用“以前年底损益调整”科目调整。 3、增值税属于价外费用,返还时按政府补助处理,无论企业采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返还税款都记入当期的“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二、返税的会计处理 1、增值税返还 ①、即征即退或先征后退 确认退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小规模企业建议设置'其他收益科目',如实在不能设置,只能用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目。但新准则与多次财政部文件都提倡小企业设置“其他收益”科目。 ②、征收阶段减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③、征收前减税 非政策性统一减免税款。而是特定减免税款,如税控盘,在购买时已经确认可减税税款,某些特定销售与购货符合政府扶持,在销售与购入时开始确认减免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其他收益-政府补助 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2、税金及附加退还 税金及附加下的税种,收到退税返还时,总体原则是回冲当时计提的成本或费用。如印花税、消费税,并不是所有税金,都记入到了“税金及附加”下,如购入固定资产的印花税,是算作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记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所以其税款返还应当回冲固定资产成本。具体分录如下: ①、记入成本的印花税等返还税款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 ②、退还当期附加税 借:税金及附加(负数)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建设税(负数) —应交教育费附加(负数)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负数) 同时 借:银行存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建设税(负数) —应交教育费附加(负数)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负数) ③、退还以前年底附加税 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年底损益调整 同时 借:以前年底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所得税的返还 ①、减免所得税的分录 企业享受减所得税、或免征所得税没有会计分录。减征的按照减征后的税款做所得税分录,免征的无需做所得税会计分录。 ②、当期先征后返或即征即返所得税 计提与缴纳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返还税款 借:所得税费用(负数)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负数)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负数) 借:银行存款 ③、跨年返还所得税税款 收到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年底损益调整 同时 借:以前年底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三、返税的涉税问题 1、所有的返税、政府补助都属于增值税免税项目,无需缴纳增值税。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财政补贴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号):按照现行增值税政策,纳税人取得的中央财政补贴,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2、增值税、印花税、附加税、消费税等的返还按规定应与当年利润合并,征收企业所得税。 3、企业所得税的返还,既不征收增值税,也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 4、其他政府补助,是否征收企业所得税,需要看补助款的属性。只有专项补助款,并有专门账户管理、能够提供专款专用的凭证,免征企业所得税,否则也需要合并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